口腔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如何诊断口腔酸蚀症?

口腔酸蚀症,也称为牙齿侵蚀或牙釉质侵蚀,是指由于非细菌性酸源(如饮食中的酸、胃酸等)对牙齿表面造成损害的一种情况。诊断口腔酸蚀症通常需要综合病史采集、临床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来进行。
1. 病史采集: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个人健康状况,包括是否有胃食管反流病、是否经常饮用碳酸饮料或果汁(尤其是含柠檬酸的)、是否有使用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等可能导致口腔酸环境的情况。此外,还应了解患者日常的口腔卫生习惯和牙齿护理方式。
2. 临床检查:医生会仔细观察患者的牙齿表面,寻找以下特征性的改变:
   - 牙齿颜色变化:受侵蚀影响的区域可能呈现黄色或透明状。
   - 表面形态变化:牙釉质变薄、平滑度丧失或者出现凹陷。
   - 边缘锐化或磨损:后牙咬合面上边缘变得尖锐,前牙切端形状改变。
   - 牙齿敏感性增加:患者可能会报告在冷热酸甜刺激下感到疼痛。

3. 辅助检查:
   - pH值测定:可以使用pH试纸测量口腔内的酸碱度,了解是否存在长期的低pH环境。
   - X线片检查:虽然X光片对于早期诊断帮助不大,但在晚期病例中可能显示出牙釉质减少和牙本质暴露的现象。
   - 硬组织显微镜检查: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设备对受损牙齿进行微观结构分析。

根据上述信息综合判断是否为口腔酸蚀症,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如果确诊为口腔酸蚀症,医生会建议患者改变生活习惯、调整饮食结构以减少酸性物质摄入,必要时采用药物治疗或修复治疗等方式来保护剩余的牙体组织和恢复牙齿功能。
正保医学教育网
上医学教育网 做成功医学人
打开APP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直播+录播 含班级服务

4180

查看详情
0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