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骨骨折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的损伤之一,根据骨折发生的部位和形态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主要的几种类型包括: 1. Le Fort 骨折:这种类型的骨折发生在上颌骨,根据骨折线的位置和走向,Le Fort 骨折又可细分为I型、II型和III型。其中,I型为水平骨折;II型为锥形骨折;III型则表现为颅面分离。 2. 下颌骨骨折:下颌骨是最常发生骨折的部位之一,根据骨折的具体位置可以进一步分类为髁突骨折、颏部骨折(包括正中联合区)、体部骨折和升支骨折等。其中,下颌角和下颌体是较为常见的骨折好发区域。 3. 颧骨及颧弓骨折:颧骨或颧弓受到外力冲击时容易发生骨折,这类损伤通常会导致面部畸形、复视等症状。 4. 牙槽突骨折:当牙齿直接受到较大外力作用时,可能会导致牙槽突(即支持牙齿的骨骼部分)出现裂纹或者断裂。这种类型的骨折相对较为局限,但会影响咀嚼功能及美观。 5. 复合性骨折:在复杂事故中,患者可能同时遭受多个部位或多种类型的同时损伤,称为复合性颌骨骨折。这类情况需要综合评估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