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口腔健康调查中,常用哪些统计指标?

在口腔健康调查中,常用的统计指标包括:
1. 患病率:指一定时间内,在特定人群中患有某疾病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例如,龋齿患病率、牙周病患病率等。
2. 发病率:指在某一时间段内新发生的病例数与同期暴露人口数之比。如龋齿发病率、牙龈炎发病率等。
3. 平均患龋指数(DMFT/DMFS):用于衡量个体或群体的龋齿状况,其中D表示已龋但未治疗的牙齿;M代表因龋已经拔除或者充填过的牙齿;F指经过填充处理后仍然存在的牙齿;S是表面的意思。DMFT为牙数计分方式,而DMFS则是以牙面作为单位进行统计。
4. 牙周健康指数(如简化口腔卫生指数OHI-S、牙周病指数CPITN等):用于评估个人或群体的牙周状况和清洁度。
5. 无龋率:指调查对象中没有发生过任何龋齿的比例,反映人群的整体防龋效果。
6. 治疗需求比例:表示需要接受特定类型治疗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例如,需要洁治、补牙等不同级别护理的需求比例。
7. 口腔卫生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了解目标群体对口腔保健知识的认知程度及良好习惯的养成情况。

这些指标有助于全面地评估一个地区或特定人群的口腔健康状况,并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正保医学教育网
上医学教育网 做成功医学人
打开APP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直播+录播 含班级服务

4180

查看详情
0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