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伦理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尊重个人自主权:这是指在公共卫生活动中,尊重每个人做出自己决定的权利。例如,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需要事先告知参与者研究的目的、方法和潜在风险,并获得其知情同意。
2. 公正原则:要求公共卫生政策和服务的提供应当公平合理地分配资源,避免歧视任何群体或个人。比如疫苗接种计划应该优先考虑高风险人群和社会弱势群体。
3. 不伤害原则:在实施公共卫生活动时,应尽量减少对个体及社区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例如,在制定控烟法规时既要考虑到吸烟者的权益,也要保护非吸烟者免受二手烟的危害。
4. 行善原则:即采取措施积极促进公众健康利益。这包括提供必要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服务等。
5. 社会责任与集体主义:强调社会整体福祉高于个体利益,在面对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时,个人可能需要牺牲部分自由以维护更大范围内的安全与健康。
这些理论基础共同构成了公共卫生伦理的核心框架,指导着卫生工作者在实践中做出符合道德规范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