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死性唾液腺化生(Necrotizing Sialometaplasia, NSM)与淋巴上皮性唾液腺炎(Lymphoepithelial Sialadenitis, LES)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它们在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治疗上有明显的区别。
1. 临床表现:NSM通常表现为突发的口腔黏膜溃疡或肿块,常见于硬腭区,患者可能有疼痛感。而LES多见于腮腺,少数情况下也可累及小唾液腺,主要症状为无痛性肿大,病程较长且反复发作。
2. 病理特征:
- NSM:显微镜下可见局部组织坏死,伴有假上皮瘤样增生。坏死区域边缘不规则,可观察到核分裂象但缺乏恶性肿瘤的异型性。此外,炎症细胞浸润较少。
- LES:病理变化以淋巴滤泡形成和导管扩张为主,腺泡萎缩甚至消失,间质内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炎性细胞聚集,并可能伴有生发中心的形成。
3. 治疗:
- NSM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避免刺激即可。对于较大或长时间未愈合的病灶可考虑手术切除。
- LES则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如抗炎、免疫调节等药物治疗;如果出现恶变倾向,则需要更积极地干预,包括手术切除和辅助放化疗。
总之,在诊断时应结合临床表现及病理检查结果综合判断。若遇到难以鉴别的病例,建议进行多学科会诊以确保准确诊断并制定合理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