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角色适应不良是指患者不能顺利地完成角色转变的过程,常见的类型包括以下几种:
首先是角色行为缺如,即患者未能进入患者角色,不承认自己是病人。虽然医生已做出疾病的诊断,但患者尚未意识到自己患病或不愿承认自己是病人。这可能是因为患者对疾病缺乏认识,或因疾病会影响其工作、生活等而采取否认态度。比如一些工作狂,即使被诊断为严重的心脏病,也不愿意接受患病的事实,继续高强度工作,从而延误治疗。
其次是角色行为冲突,当多种社会地位和多种角色集中于一人时,在其自身内部产生的冲突。患者在适应患者角色过程中,与其病前的各种角色发生心理冲突,使患者焦虑不安、烦恼,甚至痛苦。例如一位企业高管,患病后一方面需要住院治疗,另一方面又放不下工作,难以协调好患者角色和工作角色,内心十分纠结。
角色行为减退也较为常见,个体进入患者角色后,由于某种原因又重新承担起本应免除的社会角色的责任,放弃了患者角色去承担其他角色的活动。比如一位正在住院治疗的母亲,听说孩子生病后,不顾自己还未康复就出院照顾孩子。
角色行为强化指的是患者安于患者角色,对自我能力表示怀疑,产生退缩和依赖心理;另外,患病也使患者免除了其原来的社会责任,常发生于由患者角色向常态角色转化时。患者小病大养,过度依赖医护人员和家属的照顾。
最后是角色行为异常,这是患者受病痛折磨感到悲观、失望等不良心境的影响导致行为异常,如对医务人员的攻击性言行,病态固执、抑郁、厌世,甚至自杀等。一些患有绝症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觉得生活没有希望,从而做出极端行为。
这些患者角色适应不良的情况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医护人员需要及时识别并采取相应措施,帮助患者顺利适应患者角色,促进疾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