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杂音是指在心音与额外心音之外,在心脏收缩或舒张时血液在心脏或血管内产生湍流所致的室壁、瓣膜或血管振动所产生的异常声音。心脏杂音体征一般采用Levine 6级分级法进行分级,具体如下:
1级:杂音很弱,须在安静环境下仔细听诊才能听到,易被忽略。这种杂音通常较轻微,可能提示的病变也相对较轻,比如某些生理性的血流变化可能会产生这样的杂音,一般不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但仍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一步评估。
2级:杂音较易听到,不太响亮。这种强度的杂音可能是一些轻度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的表现,例如轻度的瓣膜关闭不全等,但也可能在一些正常人身上偶尔出现,需要进一步检查来明确其性质。
3级:杂音明显,较响亮。此时杂音已经比较容易察觉,往往提示存在一定的心脏病变,可能是瓣膜的中度病变、先天性心脏病等情况,需要进行详细的心脏检查,如心脏超声等,以明确病因。
4级:杂音响亮,通常伴有震颤。震颤是指用手触诊时感觉到的一种细微震动感,与杂音同时出现提示心脏内的血流紊乱较为明显,病变可能相对较重,常见于较为严重的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等疾病。
5级:杂音很响亮,杂音震耳,仅听诊器胸件边缘接触胸壁即可听到,伴有明显震颤。这表明心脏病变较为严重,对心脏功能可能已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需要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6级:杂音极响亮,不用听诊器胸件放在胸壁上,仅靠近胸壁就能听到,伴有强烈震颤。这种情况往往提示严重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如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晚期瓣膜病等,患者通常会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需要紧急的医疗干预。
心脏杂音的分级只是初步评估的一个方面,临床医生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病史以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如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来综合判断心脏疾病的诊断、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