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菌体是一类能够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其性状与分类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从形态结构性状来看,噬菌体具有多种形态,常见的有蝌蚪形、微球形和细杆形。根据形态的不同,噬菌体可进行初步分类。例如,蝌蚪形噬菌体是较为典型的一类,它具有头部和尾部结构。头部通常呈二十面体对称,包含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NA或RNA);尾部则具有收缩性,在噬菌体感染宿主菌时发挥重要作用。这类蝌蚪形噬菌体在分类上属于有尾噬菌体目。微球形噬菌体无尾部,呈球形,其遗传物质一般为单链DNA,在分类上有别于蝌蚪形噬菌体。细杆形噬菌体呈丝状,其核酸为单链DNA,与其他形态的噬菌体在分类地位上也有所不同。
从遗传物质性状来说,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可以是DNA,也可以是RNA;可以是单链,也可以是双链。含有双链DNA的噬菌体与含有单链RNA的噬菌体在进化和分类上处于不同的分支。双链DNA噬菌体通常具有相对复杂的复制和转录机制,在分类上涵盖了多个科属。而单链RNA噬菌体的基因组相对较小,复制方式也有所不同,形成了独立的分类类别。
从宿主范围性状来讲,不同的噬菌体具有不同的宿主特异性。有的噬菌体只能感染特定的一种细菌,如只感染大肠杆菌的噬菌体;而有的噬菌体则可以感染多种亲缘关系较近的细菌。依据宿主范围的宽窄,噬菌体可分为狭宿主谱噬菌体和广宿主谱噬菌体。这种宿主范围的差异反映了噬菌体与宿主菌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也成为噬菌体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此外,噬菌体的抗原性、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等性状也与分类有关。不同种类的噬菌体抗原性不同,在血清学分类中可作为区分的依据。对理化因素抵抗力的差异,如对温度、酸碱度、消毒剂的耐受程度等,也有助于对噬菌体进行分类和鉴定。总之,噬菌体的各种性状综合起来决定了其在分类系统中的位置,分类则是对噬菌体性状特征的总结和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