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麻血肿是口腔颌面外科局部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种并发症,为了有效预防局麻血肿,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在操作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评估工作。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尤其是有无血液系统疾病、是否正在服用抗凝药物等情况。如果患者正在服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等,应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与相关科室医生协商,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以降低凝血功能异常导致血肿的风险。同时,要仔细检查患者口腔局部情况,明确解剖结构,了解可能存在的血管走行。对于解剖变异的患者,更要谨慎操作。
其次,在麻醉药物和器械的选择上要严格把关。选用合适型号的注射针头,针头应锐利、无倒钩,以减少对组织的损伤。同时,要确保麻醉药物的质量,避免因药物不纯等因素影响凝血功能。
再者,规范操作技术是预防局麻血肿的关键。注射前要准确掌握进针的部位、方向和深度。进针时动作要轻柔,避免粗暴操作。当回抽无血时,再缓慢推注麻醉药物。若回抽有血,应立即拔出针头,压迫止血,更换注射部位后重新进针。在注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局部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如局部迅速肿胀等,应立即停止操作。
另外,术后的护理和观察也不容忽视。注射完毕后,可在注射部位适当压迫一段时间,一般为 3 - 5 分钟,以促进止血。告知患者在术后短时间内避免揉搓注射部位,防止已形成的凝血块脱落而再次出血。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局部情况,如有无肿胀、疼痛加剧等表现,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血肿。
总之,预防局麻血肿需要医生在操作前、操作中及操作后各个环节都严格把控,采取综合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减少血肿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