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龈炎指妇女在妊娠期间,由于女性激素水平升高,原有的牙龈慢性炎症加重,使牙龈肿胀或形成龈瘤样的改变,分娩后病损可自行减轻或消退。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症状表现上,妊娠期龈炎可发生于个别牙或全口牙龈,以前牙区为重。一般在妊娠前即有不同程度的龈缘炎,从妊娠2 - 3个月后开始出现明显症状,至8个月时达到高峰。患者通常自觉症状为牙龈出血,表现为刷牙、进食或咬硬物时出血,有时甚至会出现自发出血。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牙龈局部痒、胀等不适感觉。
从体征方面来看,牙龈呈现鲜红或暗红色,质地松软、光亮,探诊易出血。牙龈边缘和龈乳头明显肿胀,龈乳头常呈球状突起,甚至可覆盖部分牙面。严重时,龈缘可有溃疡和假膜形成,有轻度疼痛。
此外,妊娠期龈瘤也是妊娠期龈炎的一种特殊表现,通常发生于单个牙的牙龈乳头,以下前牙唇侧龈乳头多见。一般在妊娠第3个月出现,迅速增大,色鲜红光亮或暗紫,质地松软,表面光滑,极易出血。瘤体常呈扁圆形向近远中扩展,有的呈小的分叶状,有蒂或无蒂,一般直径不超过2cm。但也有少数生长较快,可妨碍进食或被咬破而出血感染。分娩后,妊娠期龈瘤能逐渐自行缩小,但必须去除局部刺激因素才能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