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龈炎指妇女在妊娠期间,由于女性激素水平升高,原有的牙龈慢性炎症加重,使牙龈肿胀或形成龈瘤样的改变,分娩后病损可自行减轻或消退。防治妊娠期龈炎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以下是具体的防治措施。
在预防方面,首先要重视孕前口腔检查和保健。计划怀孕的女性应在孕前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及时治疗已有的牙龈炎、龋齿等口腔疾病。同时,要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如巴氏刷牙法,每天至少早晚各刷牙一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确保牙齿的每个面都能得到有效清洁。此外,还可配合使用牙线、牙缝刷等工具,清除牙齿邻面的菌斑和食物残渣。在孕期,孕妇要合理安排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D和钙的食物摄入,如柑橘、牛奶等,以增强牙龈组织的抵抗力。并且,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口腔问题。
在治疗方面,对于症状较轻的妊娠期龈炎,通常在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后,炎症会明显减轻。例如,通过洁治术彻底清除菌斑、牙石,消除造成菌斑滞留和局部刺激牙龈的因素。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尽量减少出血和疼痛。当牙龈炎症较重时,可配合使用刺激性小、不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的含漱液,如1%过氧化氢液。不过,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都必须咨询医生的意见。对于体积较大、妨碍进食的妊娠瘤,可在妊娠4 - 6个月时进行手术切除,但手术时机一定要严格把控,避免对孕妇和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总之,防治妊娠期龈炎需要孕妇、医生和家属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时进行恰当的治疗,以保障孕妇的口腔健康和胎儿的正常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