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牙邻(牙合)嵌体牙体预备顺序如下:
首先是(牙合)面预备。这是整个预备过程的起始步骤。使用裂钻在(牙合)面中央窝处制备深度约为 1.5mm 的洞形,洞的外形应根据(牙合)面的解剖形态来确定,一般呈圆钝的三角形或圆形,洞壁应垂直,洞底要平,以保证嵌体有足够的固位力和抗力形。同时,要注意去除龋坏组织和无基釉,防止修复后出现继发龋和牙体折裂。
接着进行邻面预备。使用裂钻或金刚砂车针从(牙合)面洞向邻面扩展,制备邻面洞。邻面洞的龈壁应位于龈缘以上,一般距离龈缘 0.5 - 1mm,以避免损伤牙龈组织。邻面洞的颊、舌壁应与牙长轴平行或略向(牙合)方聚合,聚合度一般为 2° - 5°,以利于嵌体的就位和固位。邻面洞的轴壁应与(牙合)面洞的洞壁相连续,形成一个完整的洞形。
然后是洞缘斜面制备。在(牙合)面洞和邻面洞的洞缘处,使用刃状车针制备 45°的洞缘斜面,斜面宽度约为 0.5 - 1mm。洞缘斜面的作用是去除洞缘的无基釉,增加嵌体与牙体组织的密合度,防止继发龋的发生。
之后进行精修完成。使用细粒度的金刚砂车针或砂石对整个预备体进行精修,去除预备过程中产生的尖锐边缘和粗糙面,使预备体表面光滑、圆钝。同时,要检查预备体的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要求,如洞的深度、聚合度、洞缘斜面等,如有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应及时进行调整。
最后是清洗、干燥和隔湿。使用清水冲洗预备体,去除残留的牙体碎屑和唾液,然后用棉球擦干,再使用橡皮障或棉卷进行隔湿,防止唾液污染预备体,为下一步的取模和制作嵌体做好准备。
在整个磨牙邻(牙合)嵌体牙体预备过程中,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