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动机的产生需要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即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内在条件是需要,需要是个体对生理的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的反映,是个体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当个体因缺乏某种东西而产生生理或心理的不平衡状态时,就会产生需要。例如,人饿了就有进食的需要,渴了就有喝水的需要。这种需要会推动个体去寻找满足需要的对象,从而产生相应的动机。如果一个人没有对知识的渴望和需求,就不会产生努力学习、探索知识的动机。当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并且有满足需要的对象存在时,需要就会转化为动机。
外在条件是诱因,诱因是指能引起个体动机的外部刺激。它可以是物质的,如食物、金钱;也可以是精神的,如荣誉、赞扬。正诱因是指能使个体因趋近它而满足需要的刺激物,例如美食对于饥饿的人来说就是正诱因,会吸引个体去获取它;负诱因是指能使个体因回避它而满足需要的刺激物,如危险的情境就是负诱因,会促使个体远离。诱因的存在能够激发个体的动机,引导个体的行为朝向目标。即使个体本身有某种需要,但如果没有合适的诱因,动机也可能不会产生或表现出来。
动机的产生是内在需要和外在诱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在需要为动机提供了动力基础,外在诱因则引导动机的方向和强度,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激发和维持个体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