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龈炎指妇女在妊娠期间,由于女性激素水平升高,原有的牙龈慢性炎症加重,使牙龈肿胀或形成龈瘤样的改变,分娩后病损可自行减轻或消退。防治妊娠期龈炎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以下是具体的防治措施。
在预防方面,首先要重视孕前口腔检查和保健。计划怀孕的女性应在孕前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及时治疗已有的牙龈炎、龋齿等口腔疾病。同时,接受口腔卫生指导,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如巴氏刷牙法,每天至少早晚各刷牙一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确保牙齿的每个面都能得到清洁。还可使用牙线或牙间隙刷清洁牙缝,以清除食物残渣和牙菌斑。
在孕期,孕妇要更加注重口腔卫生维护。除了坚持正确刷牙和使用牙线外,进食后及时漱口,以减少口腔内细菌滋生的机会。合理安排饮食,减少甜食和酸性食物的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D和钙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牛奶等,有助于增强牙龈组织的抵抗力。并且,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一般建议每3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口腔问题。
对于已经患有妊娠期龈炎的患者,在治疗上,应避免在孕期前3个月和后3个月进行复杂的牙科手术,以免引起流产或早产。在妊娠中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龈上洁治术,彻底清除牙菌斑、牙石等局部刺激因素。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尽量减少出血和疼痛。对于一些体积较大、妨碍进食的妊娠瘤,可在妊娠中期手术切除,但手术时机和方式需谨慎选择,要充分考虑孕妇和胎儿的安全。同时,可配合使用一些温和的含漱液,如生理盐水、氯己定含漱液等,帮助控制口腔炎症。
总之,防治妊娠期龈炎需要孕妇及其家属的共同努力,通过孕前预防、孕期维护和合理治疗等综合措施,保障孕妇的口腔健康,减少妊娠期龈炎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