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坏死是牙髓组织的死亡,多由各型牙髓炎发展而来,也可因外伤、正畸矫治所施加的过度创伤力、修复治疗对牙体组织进行预备时的过度手术切割产热,以及使用某些修复材料所致的化学刺激或微渗漏而引起。其临床表现主要如下:
症状方面,一般没有自觉症状。患者往往不会感觉到明显的疼痛,这使得牙髓坏死在早期不易被察觉。部分患者可能曾有过自发痛、钝痛或冷热刺激痛等牙髓炎的症状,但随着牙髓的逐渐坏死,这些症状消失。然而,也有一些患者可能从未出现过疼痛症状,只是在牙齿变色后才注意到异常。
牙齿变色是牙髓坏死的一个重要临床表现。牙髓坏死后,血红蛋白分解产物进入牙本质小管,导致牙齿颜色发生改变,通常表现为暗黄色或灰色,且无光泽。这种变色在单颗牙或多颗牙都可能出现,严重影响美观。
在检查方面,牙冠可能存在深龋洞或其他牙体硬组织疾病,也可能有充填体、深牙周袋等。探诊时,龋洞内感觉迟钝或无反应,因为牙髓已经失去活力。温度测验时,无论是冷测还是热测,患牙均无反应,这是牙髓坏死的典型表现之一。电活力测验也显示牙髓无活力,这是由于牙髓组织已经死亡,无法产生电生理反应。
叩诊时,患牙一般无明显不适或仅有轻微叩痛。如果存在根尖周组织的病变,叩痛可能会相对明显一些。此外,X线片检查可能显示根尖周影像无明显异常,若病程较长,可能会出现根尖周牙槽骨的透射影像,提示已经并发根尖周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