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出血可分为原发性出血和继发性出血,原发性出血指拔牙后当时出血未停止,继发性出血指拔牙当时已经止血,以后因其他原因而发生的出血。以下是拔牙后出血的处理方法。
首先应进行局部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判断出血原因。如果是局部因素导致的出血,对于轻微的拔牙后出血,可让患者咬住棉球或纱布卷,进行压迫止血,一般压迫30 - 60分钟。在压迫止血过程中,要告知患者避免用舌舔伤口、反复吐口水等动作,防止血凝块脱落。
若出血是由于牙龈撕裂引起的,需要在局部麻醉下,将牙龈组织复位后进行缝合,以达到止血目的。对于牙槽窝内有肉芽组织残留导致的出血,需用刮匙彻底刮除肉芽组织,然后再用明胶海绵等止血材料填入牙槽窝。
要是出血是因为牙槽骨骨折,应在局麻下将骨折片复位,然后进行固定和压迫止血。如果局部处理后出血仍未停止,可考虑使用止血药物,如肾上腺素棉球等,但要注意其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
全身因素也可能导致拔牙后出血,如患者有血液系统疾病、肝病等。对于这类患者,除了进行局部止血处理外,还需要请相关科室会诊,进行针对性治疗,如补充凝血因子、改善肝功能等。
在处理拔牙后出血的过程中,要安慰患者,消除其紧张情绪,因为过度紧张可能会加重出血。处理后还需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如避免过热饮食、避免剧烈运动等,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出血情况,若出血仍不能有效控制,应及时转诊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