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囊性病变是指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含有液体的病理性囊腔,通常可分为牙源性囊肿和非牙源性囊肿,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牙源性囊肿主要由成牙组织或牙的上皮或上皮剩余演变而来,具体又可分为以下几种。根尖周囊肿是最常见的牙源性囊肿,通常由根尖肉芽肿发展而来,当根尖肉芽肿内的上皮增生中心部分因营养障碍发生变性、液化,周围组织液不断渗出,逐渐形成囊肿。含牙囊肿又称滤泡囊肿,发生于牙冠或牙根形成之后,在缩余釉上皮与牙冠面之间出现液体渗出而形成,多发生于下颌第三磨牙及上颌尖牙区。始基囊肿发生于成釉器发育的早期阶段,在牙釉质和牙本质形成之前,成釉器的星形网状层发生变性,并有液体渗出,蓄积其中而形成囊肿,好发于下颌第三磨牙区及下颌支部。牙源性角化囊肿具有独特的病理特征,衬里上皮为较薄的复层扁平上皮,囊壁内可有微小子囊或卫星囊,易复发,有一定的潜在恶性倾向,多发生于下颌第三磨牙及下颌支部。
非牙源性囊肿则由胚胎发育过程中残留于口腔颌面部各部位的上皮发展而来,主要有以下几种。鼻腭管囊肿来源于鼻腭管内的鼻腭导管上皮剩余,位于切牙管内或附近,表现为腭中线前部的肿胀。鼻唇囊肿是一种发生于牙槽突表面近鼻孔基部软组织内的囊肿,可能来源于胚胎性鼻泪管剩余或成熟管的下前部,位于上唇底和鼻前庭内。鳃裂囊肿又称为颈部淋巴上皮囊肿,常位于颈上部近下颌角处,胸锁乳突肌上1/3前缘,一般认为来自鳃裂或咽囊的上皮剩余。甲状舌管囊肿是由甲状舌管残余上皮发生的囊肿,可发生于颈正中线自舌盲孔至胸骨切迹间的任何部位,以舌骨上下部最为常见。
此外,口腔颌面部还存在一些其他类型的囊肿,如皮样或表皮样囊肿,好发于口底、颏下等部位,皮样囊肿囊壁较厚,由皮肤和皮肤附件所构成;表皮样囊肿囊壁中无皮肤附件。黏液囊肿常发生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