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骨骨髓炎是指发生于颌骨骨质和骨髓的炎症,常见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类。
牙源性感染是颌骨骨髓炎最常见的病因。在口腔中,当牙齿出现根尖周炎、牙周炎等疾病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感染就可能会向颌骨组织蔓延。例如,根尖周炎时,细菌及其毒素会通过根尖孔扩散到牙槽骨,进而引发颌骨骨髓炎。智齿冠周炎也是常见的诱因,由于智齿萌出不全,周围的牙龈组织容易形成盲袋,食物残渣堆积其中,细菌滋生繁殖,一旦感染扩散,就可能波及颌骨。
外伤因素也可能导致颌骨骨髓炎。颌面部遭受开放性骨折时,如果创口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细菌就容易从创口侵入颌骨,引起感染。比如,在交通事故、打架斗殴等情况下造成颌骨骨折,骨折断端可能会受到污染,若清创不彻底,就为细菌生长提供了条件,从而引发骨髓炎。
血源性感染多见于儿童。儿童的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当身体其他部位存在感染病灶,如疖、痈、中耳炎等,细菌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颌骨,引发颌骨骨髓炎。例如,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时,细菌可能会进入血液,随着血流循环到颌骨,在颌骨内停留并繁殖,导致骨髓炎的发生。
此外,医源性因素也不容忽视。在口腔手术过程中,如果消毒不严格,或者手术操作不当,损伤了颌骨周围的组织,也可能引发颌骨骨髓炎。比如拔牙时,如果损伤了牙槽骨,且术后创口护理不当,就有可能导致感染扩散至颌骨。
综上所述,牙源性感染、外伤、血源性感染以及医源性因素等都可能成为颌骨骨髓炎的病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重视口腔卫生,及时治疗口腔疾病,避免颌面部受到外伤,同时在进行口腔手术时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以降低颌骨骨髓炎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