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坏死与牙髓钙化是牙髓疾病中不同的病理状态,二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区分。
从病因上看,牙髓坏死常由各型牙髓炎发展而来,也可因创伤、温度、化学刺激等因素引起。比如牙齿受到外力撞击导致牙髓血运中断,时间久了就可能引发牙髓坏死;而牙髓钙化主要与牙髓的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有关,牙髓组织营养不良,钙盐沉积其中,从而形成钙化物质,常见于老年人、牙受过外伤或做过盖髓术、活髓切断术的牙齿。
临床表现方面,牙髓坏死的患牙一般无自觉症状,牙冠可变色,多呈暗黄色或灰色,失去光泽。这是因为牙髓坏死后血红蛋白分解产物进入牙本质小管导致的。进行牙髓活力测试时,牙髓无反应;而牙髓钙化一般也没有明显的自发痛,但部分患者会出现与体位有关的自发痛,也可沿三叉神经分布区域放射,不过疼痛程度相对较轻。
在影像学检查上,牙髓坏死在X线片上一般无明显异常表现;牙髓钙化则在X线片上有特征性表现,弥漫性钙化表现为髓腔内散在的粟粒状密度增高影,局限性钙化表现为髓石,呈圆形或卵圆形的高密度影,大小和数目不一。
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牙髓坏死通常需要进行根管治疗,去除坏死的牙髓组织,防止感染进一步扩散;牙髓钙化如果无症状,可不做处理,若引起疼痛等症状,也多采用根管治疗,但由于钙化可能导致根管不通畅,治疗难度相对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