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牙临床应用解剖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儿童牙列特点。乳牙萌出早,一般从出生后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到2岁半左右全部萌出,构成乳牙列。这一时期儿童口腔卫生维护能力较差,容易发生龋病。且乳牙的牙冠短小,咀嚼功能相对较弱,食物残渣易残留,增加了患龋风险。
其次是乳牙的形态结构特点。乳牙牙颈部缩窄,牙冠近颈1/3处隆起,邻牙之间为面接触,这些特点使得食物容易滞留在牙颈部,不易清洁。同时,乳牙的釉质和牙本质较薄,矿化程度低,抗酸能力弱,一旦有细菌产酸,就容易导致牙体组织脱矿,引发龋齿。
再者是乳牙的髓腔特点。乳牙的髓腔相对较大,髓角高,尤其是乳磨牙的近中髓角更高。在治疗龋齿制备洞形时,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意外穿髓。而且乳牙的牙髓组织疏松,血运丰富,感染后炎症容易扩散,可能导致牙髓坏死或根尖周炎。
另外,乳牙的牙根吸收特点也很关键。乳牙牙根在替牙期会生理性吸收,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如果乳牙发生根尖周炎等病变,可能会影响牙根的正常吸收,导致乳牙滞留,影响恒牙的正常萌出。
最后,乳牙对恒牙萌出和颌骨发育有重要影响。乳牙的存在为恒牙的萌出预留了间隙,如果乳牙因龋病等过早缺失,邻牙可能会向缺隙处倾斜移位,导致恒牙萌出时间隙不足,出现牙列拥挤等错颌畸形。同时,咀嚼乳牙列时期的咀嚼活动对颌骨的发育也有刺激作用,有助于颌骨的正常生长。所以在乳牙期要重视口腔卫生,及时治疗乳牙疾病,保护好乳牙,为恒牙的正常萌出和颌面部的正常发育创造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