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原体是一类能通过细菌滤器、严格细胞内寄生、有独特发育周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其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性接触传播是沙眼衣原体等衣原体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性行为过程中,包含衣原体的分泌物可在性伴侣之间相互传染。如沙眼衣原体中的D - K血清型可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常见的疾病有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等。在性活跃人群中,不安全性行为、多个性伴侣等因素会增加衣原体通过性接触传播的风险,这也是性传播疾病中衣原体感染较为常见的原因。
母婴传播也是衣原体传播的重要方式。感染衣原体的母亲在分娩过程中,胎儿经过产道时可能会接触到含有衣原体的宫颈分泌物,从而被感染。例如,新生儿可能会感染沙眼衣原体,引发包涵体结膜炎和婴幼儿肺炎。此外,若母亲在孕期感染衣原体,还可能通过胎盘将病原体传给胎儿,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导致流产、早产、死胎等不良妊娠结局。
间接接触传播也是衣原体传播的途径之一。衣原体可存活于一些物品表面,当健康人接触了被衣原体污染的毛巾、衣物、马桶座圈、游泳池水等物品后,就有可能被感染。比如,在公共浴室、游泳池等公共场所,如果卫生条件不佳,存在衣原体污染,人们就有感染的风险。另外,共用个人卫生用品,如毛巾、脸盆等,也可能造成衣原体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呼吸道传播主要针对肺炎衣原体等。肺炎衣原体可存在于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会将含有衣原体的飞沫排到空气中,周围的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就可能被感染,引发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这种传播方式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学校、医院、养老院等更容易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