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其概念要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从病因角度来看,牙周炎主要是由牙菌斑生物膜引起的牙周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牙菌斑是黏附在牙齿表面的微生物群落,它是引发牙周炎的始动因子。此外,牙结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等局部促进因素,以及吸烟、糖尿病、遗传因素、精神压力等全身促进因素,会加重牙周组织的炎症反应,促使牙周炎的发生和发展。
在病理表现上,牙周炎会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的破坏。早期表现为牙龈的炎症,牙龈红肿、出血,探诊时易出血,这是由于炎症刺激使得牙龈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所致。随着病情进展,炎症会向深部牙周组织蔓延,导致牙周膜破坏、牙槽骨吸收。牙槽骨吸收后,牙齿的支持组织减少,会出现牙齿松动、移位等情况。
从症状方面来说,患者可能会出现牙龈出血,在刷牙、咬硬物时较为常见;牙龈颜色暗红,质地松软;还可能有牙周袋形成,这是由于牙龈与牙根分离而形成的病理性盲袋,袋内会有炎性渗出物,可出现溢脓现象。严重的牙周炎患者会有口臭,影响社交和生活质量。
在治疗和预后上,牙周炎的治疗目标是消除炎症,阻止疾病进展,恢复牙周组织的功能和形态。治疗方法包括基础治疗如洁治、刮治,去除牙菌斑和牙结石,以及必要时的手术治疗等。但如果不及时治疗,牙周炎会持续发展,最终导致牙齿脱落,影响咀嚼功能和口腔健康。
综上所述,牙周炎是以牙菌斑为主要病因,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破坏,有一系列特定症状表现,需要积极治疗和长期维护的口腔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