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牙釉质龋发展分几步?

牙釉质龋是龋病的早期阶段,它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是龋病的起始阶段,主要表现为早期釉质龋的脱矿。在细菌产生的酸性物质作用下,牙釉质中的矿物质开始溶解。牙菌斑内细菌代谢产生有机酸,如乳酸等,这些酸性物质可以降低局部的pH值,当pH值下降到一定程度(通常是5.5以下)时,牙釉质中的羟磷灰石晶体开始溶解,钙离子和磷酸根离子等从晶体中释放出来,导致牙釉质的结构逐渐变得疏松。这个阶段,肉眼可能难以察觉明显的病变,但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釉质表面的微小脱矿区域,一般称为白垩斑,这是由于脱矿后釉质的光学性质发生改变所致。

随着脱矿过程的持续进行,病变会进一步向深部发展。早期脱矿主要发生在釉质的表层下,因为釉质表面存在一层相对矿化程度较高、结构较为致密的表层,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挡酸性物质的侵入。但随着时间推移,表层下的脱矿范围不断扩大,形成一个三角形的病变区域,三角形的尖指向釉牙本质界。此时,脱矿区域的孔隙率增加,更多的酸性物质和细菌代谢产物可以进入病变部位,加速脱矿进程。

当脱矿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釉质表面的结构开始破坏。由于表层下脱矿严重,表层失去了下方的支撑,最终会发生崩解,形成龋洞。一旦龋洞形成,食物残渣和细菌更容易在洞内堆积,进一步促进龋病的发展,病变会迅速向牙本质方向蔓延,因为牙本质的矿化程度低于牙釉质,更容易受到细菌和酸性物质的侵蚀。

此外,在牙釉质龋发展过程中,机体也会有一定的防御反应。例如,在脱矿的同时,周围组织中的钙、磷等矿物质可能会发生再矿化,试图修复脱矿的区域。但如果致龋因素持续存在,再矿化往往不足以阻止龋病的进展。

综上所述,牙釉质龋的发展是一个从脱矿开始,逐渐向深部发展,最终导致釉质表面破坏形成龋洞的过程,同时还伴随着机体的防御反应与病变进展之间的相互作用。
正保医学教育网
上医学教育网 做成功医学人
打开APP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直播+录播 含班级服务

4180

查看详情
0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