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骨髓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骨髓感染性疾病,其病理特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不同组织层面和疾病发展阶段有不同表现。
在骨髓组织中,结核性骨髓炎的典型特征是形成结核结节。结核结节是由上皮样细胞、朗汉斯巨细胞加上外周局部集聚的淋巴细胞和少量反应性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上皮样细胞是由巨噬细胞吞噬结核杆菌后,逐渐转变而来,其细胞体积增大,呈梭形或多边形,细胞质丰富,境界不清,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质少,甚至可呈空泡状,核内有1 - 2个核仁。朗汉斯巨细胞则是由多个上皮样细胞互相融合或者一个细胞核分裂而胞质不分裂形成的,其细胞体积巨大,直径可达300μm,细胞核数目由十几个到几十个不等,常排列在细胞周边部呈马蹄形或环形。
病变早期,骨髓腔内可见以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随着病情进展,结核结节中心可发生干酪样坏死。干酪样坏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凝固性坏死,坏死组织呈淡黄色,质地松软,均匀细腻,状似奶酪,这是由于结核杆菌细胞壁中的脂质成分抑制了溶酶体酶的活性,使坏死组织不能被溶解吸收,从而形成了这种特殊的坏死形态。
在骨组织方面,结核病变可破坏骨小梁。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灶可侵蚀周围的骨组织,导致骨小梁溶解、吸收,骨组织的正常结构被破坏。同时,机体也会出现一定的修复反应,在病变周围可见纤维组织增生和新骨形成,但这种修复往往不足以完全弥补骨组织的破坏。
在病变的发展过程中,还可能出现液化形成脓肿的情况。脓肿可穿破骨皮质,侵犯周围软组织,形成窦道,此时在窦道壁可见大量的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以及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灶。此外,在病变组织中,通过抗酸染色可发现结核杆菌,这是诊断结核性骨髓炎的重要依据之一。
综上所述,结核性骨髓炎的病理特征主要包括结核结节形成、干酪样坏死、骨组织破坏与修复以及可能出现的脓肿和窦道形成等,这些特征对于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