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创伤性修复治疗(ART)是指使用手用器械清除龋坏组织,然后用有黏结性的修复材料充填龋洞的一种治疗方法,其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术前准备。医生要向患者解释治疗过程,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取得患者的配合。准备好所需的器械,如挖匙、斧形器、雕刻刀等手用器械,以及合适的修复材料,如玻璃离子水门汀。同时,对治疗区域进行清洁,用棉球或棉卷隔离患牙,保持术区干燥。
接着是龋病的诊断与窝洞的制备。仔细检查牙齿,确定龋坏的部位和范围。使用挖匙等手用器械,从龋洞的边缘开始,逐步去除龋坏组织。挖除时动作要轻柔,尽量保留健康的牙体组织。将龋洞内的腐质彻底清除干净,直到洞壁的牙体组织质地坚硬、颜色正常。对于较深的龋洞,要注意避免穿髓。
然后是洞型的修整。用斧形器等对窝洞进行修整,使窝洞的边缘整齐、洞壁平滑,以利于修复材料的充填和固位。同时,将窝洞的倒凹适当修整,增加修复材料与牙体组织的接触面积。
之后是充填修复材料。将调好的玻璃离子水门汀按照规定的操作方法填入窝洞中,用器械将其压实,排除其中的气泡。充填时要注意填满窝洞的各个角落,尤其是洞的底部和边缘。然后用雕刻刀对充填体进行塑形,使其外形与牙齿的邻接关系和咬合关系相协调。
最后是术后检查与医嘱。充填完成后,检查修复体的咬合情况,如有高点要及时调磨,避免患者在咬合时出现疼痛或不适。同时,检查修复体的边缘是否密合,有无悬突。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如避免在充填后短时间内进食过硬、过黏的食物,保持口腔卫生等。
非创伤性修复治疗步骤严谨,每个环节都关系到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口腔健康,医生需要熟练掌握这些步骤,以确保治疗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