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腺实质主要由腺泡和导管构成。
腺泡是唾液腺的分泌单位,根据其形态、结构和分泌物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浆液性腺泡、黏液性腺泡和混合性腺泡三种类型。浆液性腺泡呈球状,由浆液细胞组成。浆液细胞的细胞核圆形,位于细胞基底部,细胞顶部含有许多嗜酸性分泌颗粒。浆液性腺泡分泌物稀薄,主要含唾液淀粉酶和少量黏液。黏液性腺泡呈管状,由黏液细胞组成。黏液细胞的细胞核扁圆形,位于细胞基底部,细胞内充满黏原颗粒。黏液性腺泡的分泌物较为黏稠,主要成分是黏液。混合性腺泡由浆液细胞和黏液细胞共同组成,常见的形式是黏液细胞构成腺泡的大部分,而浆液细胞呈新月状覆盖于腺泡的盲端表面,称为半月板。
导管是腺泡分泌物排出的通道,可分为闰管、分泌管、排泄管三段。闰管是导管的起始段,连接腺泡,管径细,管壁由单层扁平或立方上皮构成。闰管细胞可能发挥干细胞的作用,可分化为腺泡细胞、肌上皮细胞及分泌管细胞。分泌管与闰管相连,管径较粗,管壁由单层柱状上皮构成。分泌管细胞能主动吸收钠、排出钾,并转运水,改变唾液的量和渗透压。排泄管连接分泌管,起始部分管壁为单层柱状上皮,以后逐渐变为假复层柱状上皮,最后汇合成总排泄管,开口于口腔,其上皮与口腔黏膜上皮相连续。
综上所述,唾液腺实质通过腺泡的分泌功能和导管的运输功能,共同完成唾液的产生和排出,在口腔的生理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