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阻滞麻醉的进针点是口腔局部麻醉操作中的一个关键知识点。其进针点的准确确定对于麻醉效果的达成至关重要。
在下颌阻滞麻醉中,进针点位于翼下颌皱襞中点稍外侧3 - 4mm处。之所以选择这个位置,是基于解剖学基础。翼下颌皱襞是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是由覆盖翼下颌韧带的黏膜所形成的皱襞,而翼下颌韧带连接着蝶骨翼突与下颌支内侧面的下颌小舌,与下牙槽神经的走行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临床操作角度来看,当患者大张口时,在上下颌牙槽嵴相距的中点线与翼下颌皱襞外侧3 - 4mm的交点处进针,能够使注射针准确地接近下牙槽神经。进针方向为与中线成45°角,向上、后、内方刺入,进针深度约为2.5cm左右。这样的进针角度和深度设计,是为了让麻醉药物能够准确地注射到下牙槽神经周围,从而阻滞神经传导,达到麻醉效果。
准确找到进针点还需要医生具备良好的解剖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在实际操作中,医生要仔细触摸和观察患者口腔内的标志,确保进针点的准确无误。如果进针点不准确,可能会导致麻醉效果不佳,如仅麻醉了部分区域,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仍会感到疼痛;或者可能会损伤周围的组织和血管,引起血肿、感染等并发症。因此,对于
口腔执业医师来说,熟练掌握下颌阻滞麻醉的进针点及相关操作技巧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