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桥基牙选择需要满足多方面的要求,具体如下:
首先是牙体情况。基牙的牙冠应该有足够的高度和合适的形态,以保证能够提供良好的固位形。牙冠形态正常有利于制作合适的固位体,高度足够可以增加固位体与基牙的接触面积,增强固位力。若牙冠有大面积龋坏、缺损,需要先进行完善的牙体修复,否则难以保证固定桥的固位和稳定。同时,基牙的牙体组织应健康,没有过度磨耗、隐裂等问题,以免在承受固定桥的咬合力时出现牙体折裂等情况。
其次是牙根情况。基牙的牙根应该粗壮、长大,多根牙优于单根牙。粗大的牙根能够提供更好的支持力,抵抗固定桥传递来的咬合力。牙根长度也很重要,一般要求临床牙冠与牙根长度的比例为1:2较为理想,至少也要达到1:1.5。如果牙根过短,在承受咬合力时容易出现松动、移位等问题。此外,牙根周围的牙槽骨应该健康,没有明显的吸收,牙槽骨吸收不超过根长的1/3,否则基牙的支持能力会下降,影响固定桥的使用寿命。
再者是牙髓情况。基牙的牙髓应该健康,若牙髓已经发生病变,需要先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经过根管治疗的牙齿,由于牙髓被去除,牙体组织会变得相对脆弱,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如桩核冠修复等,以增强牙齿的强度,保证其能够承受固定桥的咬合力。
还有牙周情况。基牙的牙周组织要健康,牙龈色泽正常、无炎症,牙周膜厚度正常,牙槽骨密度正常。牙周支持组织的健康是基牙能够稳定行使功能的关键。可以通过检查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附着水平等指标来评估牙周健康状况。如果基牙有牙周炎,需要先进行系统的牙周治疗,控制炎症,待牙周状况稳定后才能考虑作为基牙。
另外,基牙的位置和排列也很关键。基牙的位置应基本正常,没有过度的倾斜、扭转等情况。如果基牙倾斜角度过大,会给固定桥的设计和制作带来困难,可能需要采取正畸治疗等方法进行矫正,或者采用特殊的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