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拔除的适应证是
口腔执业医师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以下是详细介绍。
严重龋坏的牙齿是拔牙的常见适应证之一。当龋坏进展到无法通过常规的充填、修复等方法保留,牙体组织大部分缺损,剩余牙体无法为修复体提供足够的固位和支持时,通常需要拔除。
牙周病也是导致拔牙的重要原因。如果牙周病发展到晚期,牙齿出现严重松动,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的2/3,牙齿已经无法通过牙周治疗等手段恢复稳固和功能,为了避免影响口腔其他组织健康,需要考虑拔除。
根尖周病若无法通过根管治疗等方法治愈,根尖区存在较大的病变,如根尖囊肿等,且病变持续发展,影响周围组织,导致反复疼痛、肿胀等症状,此时可能需要拔除患牙。
阻生牙,特别是经常引起冠周炎发作、导致邻牙龋坏或牙根吸收的,通常需要拔除。此外,正畸治疗需要减数拔牙时,会根据患者的牙列情况,选择合适的牙齿进行拔除,以获得足够的间隙来排齐牙齿。
滞留乳牙如果到了替换期仍未脱落,影响恒牙的正常萌出,或者乳牙本身存在严重的根尖病变等问题,也需要拔除。
因外伤导致牙齿折断至龈下,无法通过修复保留,或者牙齿发生纵折等严重情况,一般也需要拔除。还有一些位于肿瘤波及范围内的牙齿,为了保证肿瘤的彻底切除,也需要一并拔除。总之,牙拔除的适应证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口腔局部情况、全身健康状况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