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学》核心考点速记
【考点1】牙菌斑生物膜:一般12小时的菌斑便可被菌斑显示剂着色,9天后形成各种细菌的复杂生态群体,约10~30天菌斑成熟达高峰。
【考点2】龈上菌斑:位于龈缘以上的牙菌斑称为龈上菌斑,主要分布在近牙龈的1/3牙冠处和牙上其他不易清洁的窝沟、裂隙、邻接面、龋洞表面等部位。
【考点3】软垢(或称白垢)为疏松地附着在牙面、修复体表面、牙石表面和龈缘处的软而黏的沉积物,通常沉积在牙面的颈1/3区域,或在牙邻面及错位牙不易清洁的区域。
【考点4】非附着性菌斑:在牙周炎快速进展时明显增多,毒力增强,与牙槽骨的快速破坏有关,与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被认为是牙周炎的“进展前沿”。
【考点5】龈下菌斑微生物复合体,分别以红、橙、黄、绿、紫、蓝表示。
【考点6】骨开裂或骨开窗;若根面骨的缺损延伸至牙槽嵴边缘,形如“V”形,称为骨开裂,有时骨嵴顶尚完整,而根面牙槽骨缺损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小裂孔,即为骨开窗。由于这样的根面仅覆盖骨膜和增厚的牙龈,易发生牙龈退缩或深牙周袋。
【考点7】系带附着异常:唇颊系带附着位置过髙而进入牙龈或龈乳头,使游离龈缘和龈乳头在咀嚼或唇颊活动时被拉离牙面,加重菌斑滞留和牙周病的发生及牙龈退缩,对于前庭较浅和附着龈较少的区域而言此问题尤为突出。
【考点8】附着龈宽度:临床上一般认为附着龈是抵御感染、防止附着丧失的屏障。修复体边缘在龈下以及角化龈较窄的牙更易患龈炎。
【考点9】造成(牙合)创伤的因素:①咬合力异常;②牙周支持力不足。
【考点10】重度吸烟者(>10支/天)牙周疾病进展较快,戒烟者较现吸烟者复发的危险性低。
【考点11】结合上皮的更新约为5天,比牙龈表面上皮的更新约快1倍。
【考点12】龈沟液:通过龈沟内上皮和结合上皮从牙龈结缔组织渗入到龈沟内的液体。龈沟液的液体成分主要来源于血清,其他成分则分别来自血清、邻近的牙周组织(上皮、结缔组织)及细菌。
【考点13】附着龈宽度:是指从游离龈沟底至膜龈联合的角化牙龈的宽度。研究显示,即使角化组织带窄于2mm,只要牙龈没有炎症,也可保持健康状态。
【考点14】牙周探针的尖端为钝头,顶端直径为0.5mm,探针上有刻度。
【考点15】牙周探诊力量要轻,约为20~25g。
【考点16】健康牙龈的龈沟探诊深度不超过2~3mm。用标准的25g力探诊,在健康状态下探针可进入结合上皮。
【考点17】附着水平(AL):指袋(沟)底至牙釉质牙骨质界的距离,也称临床附着水平(CAL)。
【考点18】附着水平是反映牙周组织破坏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有无附着丧失是区分牙周炎与龈炎的重要指标。
【考点19】常根据牙松动方向确定松动度:仅有颊舌向动度为I度;颊(唇)舌向及近远中向均有动度为Ⅱ度;颊(唇)舌、近中远中和垂直均松动者为Ⅲ度。
【考点20】牙齿的松动度也可按颊舌向水平移位幅度分度:松动超过生理动度,但幅度在1mm以内为I度松动;松动幅度在1~2mm间为Ⅱ度松动:松动幅度在2mm以上为Ⅲ度松动。
【考点28】牙间隙刷:专刷牙间隙牙(根)面的菌斑,更适用于牙龈退缩患者,也可用于根分叉贯通病变的患牙,对于牙邻面外形不规则或有凹面时,牙间隙刷较牙签更利于去除菌斑。
【考点29】使用0.12%~0.2%的氯己定溶液,每天2次,每次10ml,含漱1分钟,可抑制菌斑形成。
【考点30】已接受过牙周治疗的患者,在维护期内除了进行持之以恒的自我菌斑控制外,定期(一般为6个月至1年)洁治,是维持牙周健康、预防酿炎和牙周炎发生或复发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