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全口义齿人工牙选择与排列——口腔执业医师技能辅导

关于“全口义齿人工牙选择与排列——口腔执业医师技能辅导”,为方便大家复习口腔执业医师牙列缺失病例分析有关考点,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具体资料如下:

1.选牙

(1)人工牙种类的选择

解剖式、半解剖式牙。

(2)选前牙

按制作材料可选用塑料牙或瓷牙;按牙合面形态可选用解剖式

大小 参照口角线、笑线、颌弓大小、颌间距离、患者脸型来选择。

形态 依据患者脸型、颌弓外形等确定。

颜色 根据患者肤色、年龄、主观要求等确定。

透明度 年轻患者,可用透明度较高的人工牙,老年人则相反。

(3)选后牙

近远中径总长度 约等于尖牙远中面到基托后缘之前5mm的距离。

颊舌径的宽度 根据牙槽骨条件,一般后牙颊舌径的宽度略小于牙槽骨的宽度

牙尖斜度 支持条件好者可选用斜度较大的人工牙,反之则用斜度较小的。

颜色 应与前牙协调。 医学教育网 收集整理www.med66.com

2.人工牙排列原则

(1)美观原则

人工牙列弧度与颌弓一致。

上前牙位置要衬托出上唇的丰满度。①上前牙唇面至切牙乳突中点一般以8-lOmm为宜。②年轻人,上尖牙顶连线通过切牙乳突中点;老年人可与乳突后缘平齐。③上尖牙唇面通常与腭皱的侧面相距10.5±1mm.④上前牙切缘露出上唇下2mm,年老者露出较少。

牙排列要体现个性。①尽可能模仿患者原有的真牙排列。②处理切缘、颈缘时要考虑年龄差异。③可模仿真牙的轻度拥挤和扭转。④根据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排列前牙的覆牙合、覆盖。⑤患者原有面部缺陷或中线偏斜等,要用人工牙列弥补。

上前牙的排列要参考患者的意见。

(2)组织保健原则

人工牙列不妨碍唇、颊、舌肌的活动,处于肌平衡位置。

牙合平面与鼻翼耳屏线平行,其高度位于舌外侧缘最突出处,有利于义齿在功能状态下的稳定。

后牙功能尖要尽量排在牙槽嵴顶上,使殆力沿垂直方向传至牙槽嵴。

如果牙槽嵴吸收过多,要根据牙槽嵴斜坡倾斜方向调整后牙倾斜度。

前牙排成浅覆抬、浅覆盖,正中抬时前牙平接触,在前伸及侧方运动时至少有1mm的范围内,下牙能沿上牙斜面自由滑行。

在上下牙自由滑行过程中,要有平衡拾接触。

减少功能状态下的不稳定因素,适当降低非功能尖的高度。

(3)咀嚼功能原则 有效的咀嚼和满意的咬合是人工后牙的主要功能,要有最广泛的牙尖接触,尖窝交叉关系要稳定,尽量选用解剖式或半解剖式人工牙,以提高咀嚼功能。

3.排牙方法

(1)前牙常规排列方法

上中切牙 近中接触点与面部中线一致,切缘与牙合平面子齐,颈部略向腭侧及远中倾斜,唇面与抬堤唇面一致。

上侧切牙 近中面与中切牙相接触,切缘上抬距牙合平面1mm,颈部向远中、腭侧的倾斜度大于中切牙,唇面与牙合堤唇面一致。

上尖牙 牙尖与牙合平面一致,颈部向唇侧微突、向远中倾斜度介于中切牙和侧切牙之间,唇面与抬堤唇面一致。

下前牙 切缘高出牙合平面1mm,牙长轴稍向远中倾斜度依次增加。

(2)后牙常规排列方法

上第一前磨牙 舌尖上抬距殆平面lmm,颊尖与牙合平面接触,颈部微向远中、颊侧倾斜。

上第二前磨牙 颊、舌尖均与牙合平面接触,牙长轴与牙合平面垂直。

上第一磨牙 近中舌尖与治平面接触,远中舌尖、近中颊尖离开牙合平面1mm,远中颊尖离开耠平面1.5mm,颈部微向近中、腭侧倾斜。

上第二磨牙 舌尖离开殆平面1mm,近中颊尖离开牙合平面2mm,远中颊尖离开牙合平面2.5mm,颈部微向近中、腭侧倾斜。

下后牙排列与上后牙呈最广泛接触的咬合关系。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例题分析:高血压”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更多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资料、考试动态、学习经验技巧,敬请关注医学教育网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栏目。

推荐: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好考吗?应该咋复习?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容易失分点归纳!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口腔执业-高效定制班

2025年好课

42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