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抗贫血药,为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本部分内容,将有关知识点汇总如下,供大家参考。
缺铁性贫血:铁制剂。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叶酸、维生素B12。
(一)铁剂
口服铁剂Fe2+形式易被吸收,还原性物质促进铁的吸收;
胃酸(HCl)、VitC促进Fe3+转化为Fe2+,促进吸收;
鞣酸、磷酸盐、抗酸药等可使铁盐沉淀,妨碍吸收;
铁盐能与四环素形成络合物,互相影响吸收;
主要用于因月经过多、消化道溃疡、痔疮等慢性失血性贫血,营养不良、妊娠、儿童生长期等引起的缺铁性贫血。
常用制剂:
口服制剂:硫酸亚铁(首选)、枸橼酸铁铵(Fe3+)
注射制剂:右旋糖酐铁;
用药后能迅速改善一般症状和食欲,一周后血中网织红细胞开始增加,血红蛋白4——8周接近正常后,还需减半服药2——3个月,以巩固疗效。
(二)叶酸
作用:与B12一起促进红细胞的生成与成熟。
应用:
各种原因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对维生素B12缺乏所致“恶性贫血”,大剂量叶酸可纠正血象、但不能改善神经症状。
(三)维生素B12
作用:维生素B12是细胞分裂和维持神经组织髓鞘完整所必需的辅酶。
应用:主要用于治疗恶性贫血和其他巨幼红细胞贫血,也用于神经炎、神经萎缩、神经痛等。
注意:口服维生素B12必须与胃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糖蛋白)结合,才能免受消化液破坏。当胃黏膜萎缩而致内因子减少时,维生素B12吸收减少。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抗贫血药”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希望对想要了解相关问题的人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