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体缺损是指牙齿硬组织因各种原因造成的不同程度的破坏,是口腔科常见病之一。对于牙体缺损的修复,临床上根据缺损的程度、位置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等因素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主要的修复方法包括:
1. 直接充填法:适用于小范围或中等程度的牙体缺损。使用材料如银汞合金、复合树脂等直接在口腔内进行填充,恢复牙齿外形和功能。
2. 间接修复法:对于较大面积或者复杂形状的牙体缺损,则需要采用间接修复技术。常见的有瓷贴面、全冠(金属烤瓷冠、全瓷冠)、嵌体与高嵌体等。这些修复体先在实验室制作完成,再由医生安装到患者口中。
3. 根管治疗后修复:当牙齿发生严重龋坏或外伤导致牙髓感染时,需先行根管治疗清除病变组织,之后根据剩余牙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修复方式,如桩核冠联合修复等。
4. 牙齿美白与微创修复:对于色素沉着、轻微磨损等情况,可以通过专业的牙齿美白技术或者应用微小的复合树脂材料进行表面处理,达到美观效果的同时保留更多的自然牙结构。
5. 植入式修复:在某些情况下,如牙齿缺失后长期未予处理导致邻近牙齿倾斜或对颌牙伸长时,可能需要通过种植牙来恢复咬合关系和咀嚼功能。此时,会在牙槽骨内植入人工牙根,待其与骨头结合稳固后再安装牙冠。
每种修复方法都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在实际操作中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内部资料 2025年医师资格《领学启航宝典》
预估分值明确“发力点”
重难点精编考点“标红”
结合知识点测评“练一练”
包含:
(1)2025医师资格学霸养成计划
(2)2025医师资格各系统考点精编
(3)2025医师资格入学测试50题
扫码立即免费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