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蚀症主要是由于牙体硬组织长期受到酸性物质的作用,导致牙齿表面出现脱矿、软化和缺损等一系列病理变化。其临床表现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牙齿表面光泽度改变:早期表现为牙齿表面失去原有的光泽,出现白垩色斑点或区域。
2. 牙面形态异常:随着病情进展,牙釉质逐渐变薄甚至消失,牙本质暴露,导致牙齿外形不规则、边缘锐利或呈锯齿状。严重时可引起牙体组织大量丧失,形成凹陷性缺损。
3. 对冷热酸甜刺激敏感:由于牙釉质破坏,牙本质小管开放,患者在接触冷热酸甜食物和饮料时会感到明显的疼痛不适感。
4. 牙齿颜色变化:随着牙釉质的溶解,牙本质暴露,牙齿可能呈现黄色或者棕黄色。若伴有色素沉着,则可能出现黑斑或暗色条纹。
5. 功能障碍与美观问题:严重的酸蚀症可导致咬合关系紊乱、咀嚼功能下降以及影响患者的面部外观和自信心。
6. 牙齿易患龋病:牙釉质受损后,牙齿更易于发生龋坏。
7. 口腔黏膜刺激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因长期接触强酸性物质而出现口腔黏膜炎症反应。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遇到上述表现的患者时,应考虑是否存在酸蚀症,并进一步询问其生活习惯、职业暴露史等相关信息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