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铁蛋白测定的原理和临床意义是什么?为了帮助检验职称考生了解,助力检验职称考生复习,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如下:
1)原理:常采用固相放射免疫法,将血清铁蛋白(待测抗原)和125I标记的铁蛋白(标记抗原)与一定量的抗铁蛋白抗体(兔抗人铁蛋白)混合温育,使待测抗原与标记抗原共同竞争结合抗体,为了除去过量未结合的同位素标记抗原,采用第二抗体(羊抗兔IgG抗体)和聚乙二醇(PEG)分离沉淀抗原抗体复合物,并测定其放射性,对照所得竞争抑制曲线,即可查出待检血清铁蛋白的含量。
参考值:成人男性15~200μg/L,女性12~150μg/L,小儿低于成人;青春期至中年,男性高于女性。
2)临床意义:降低见于缺铁性贫血早期、失血、营养缺乏和慢性贫血等。增高见于肝脏疾病、血色病、急性感染和恶性肿瘤。
推荐阅读:
快get!尿液生成和标本采集及处理考点汇总!
重点!2021检验职称考试【高频考点】汇总!
以上“血清铁蛋白测定的原理和临床意义”信息由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希望对各位检验职称考生有所帮助,更多资讯、考试动态、辅导精华、考试经验、辅导课程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