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职称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关于间接血凝试验的具体操作过程说明

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了关于间接血凝试验的具体操作过程说明如下,希望对各位检验主管技师考生备考复习有所帮助。

1.载体

红细胞是大小均一的载体颗粒,最常用的为绵羊、家兔、鸡的红细胞及O凝型人红细胞。新鲜红细胞能吸附多糖类抗原,但吸附蛋白质抗原或抗体的能力较差。致敏的新鲜红细胞保存时间短,且易变脆、溶血和污染,只能使用2~3d.为此一般在致敏前先将红细胞醛化,可长期保存而不溶血。常用的醛类有甲醛、戊二醛、丙酮醛等。红细胞经醛化后体积略有增大,两面突起呈圆盘状。醛化红细胞具有较强的吸附蛋白质抗原或抗体的能力,血凝反应的效果基本上与新鲜红细胞相似。如用两种不同醛类处理效果更佳。也可先用戊二醛,再用鞣酸处理。醛化红细胞能耐60C的加热,并可反复冻融不破碎,在4℃环境中可保存3-6个月,在一20℃的环境中可保存1年以上。

2.致敏

致敏用的抗原或抗体要求纯度高,并保持良好的免疫活性。用蛋白质致敏红在低pH,低离子浓度下,用醛化红细胞直接吸附即可。间接法则需用耦联剂将蛋白质结合到红细胞上。常用耦联剂为双耦氮联苯胺(bis-diazotized benzidine,BDB)和氯化铬。前者通过共价键,后者通过金属阳离子静电作用使蛋白质与红细胞表面结合而达到致敏的目

3.血凝

试验可在微量滴定板或试管中进行,将标本倍比稀释,一般为1:64,同时设不含标本的稀释液对照孔。在含稀释标本1滴的板孔(或试管)中,加入0.5%致敏红细胞悬液1滴,充分混匀,置室温1~2h,即可观察结果。凡红细胞沉积于孔底,集中呈1圆点的为不凝集(一)。如红细胞凝集,则分布于孔底周围。根据红细胞凝集的程度判断阳性反应的强弱,以抖凝集的孔为滴度终点。

更多临床检验相关知识请欢迎关注医学教育网!医学教育网提供检验技士检验技师、检验主管技师高频考点、备考技巧、政策动态!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检验职称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4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