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白细胞形态检查了解的不是很清楚,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相关内容提供如下,希望能为有需要的临床检验技士考生朋友带来帮助!
1.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直径10~15μm,圆形;细胞核弯曲呈腊肠样,两端钝圆,染色质粗糙,呈深紫红色;细胞质呈淡橘红色,颗粒量多、细小,均匀布满胞质,呈浅紫红色。杆状核与分叶核之间的正常比值为1:13,杆状核比率增加又称为核左移。常见于感染,尤其是化脓菌引起的急性感染,也可见于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等。外周血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数比例应为5%-6%.
2.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直径10~15μm,圆形;细胞核分为2~5叶,以3叶为多,染色质粗糙,呈深紫红色;细胞质呈淡橘红色,颗粒量多、细小,均匀布满胞质,呈浅紫红色。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中,若5 叶者超过5%时,又称为中性粒细胞的核右移。是由于造血物质缺乏,使脱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碍,或造血功能减退所致。主要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和应用抗代谢药物治疗后,感染的恢复期,也可出现一过性核右移现象。
3.嗜酸性粒细胞
直径11~16μm,圆形;细胞核分2叶,呈眼镜样,染色质粗糙,呈深紫红色;细胞质呈淡橘红色。颗粒量多、粗大,圆而均匀,充满胞质,鲜橘红色。血中嗜酸性粒细胞量在昼夜有明显变化,清晨较低,夜间较高。其周期变化与血中肾上腺皮质的糖皮质激素呈负相关,糖皮质激素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反之,嗜酸性粒细胞则升高。嗜酸性粒细胞的胞质内含有嗜酸性颗粒,早期嗜酸性粒细胞所含的颗粒较大,后期细胞所含的颗粒较小。
4.嗜碱性粒细胞
直径10~12μm,圆形;细胞核结构不清,分叶不明显,染色质粗而不匀;细胞质呈淡橘红色,颗粒量少、大小和分布不均,常覆盖核上,蓝黑色。嗜碱性粒细胞数量增多多见于某些过敏性疾病、某些血液病、某些恶性肿瘤以及某些传染病等。
5.淋巴细胞
是体积最小的白细胞,由淋巴器官产生,是机体免疫应答功能的重要细胞成分。直径6~15μm,圆形或椭圆形;细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着边;染色质粗块状,呈深紫红色;细胞质透明呈淡蓝色,小淋巴细胞一般无颗粒,大淋巴细胞可有少量粗大不均匀的深紫红色颗粒。
6单核细胞
直径10~20μm,圆形或不规则形;细胞核不规则或呈肾形、马蹄形或扭曲折叠;染色质呈淡紫红色,细致疏松呈网状。细胞质呈淡灰蓝色,量多细小,呈灰尘样紫红色颗粒弥散分布于胞质中。
更多临床检验相关知识请欢迎关注医学教育网!医学教育网提供检验技士、检验技师、检验主管技师高频考点、备考技巧、政策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