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氏染色法大家都掌握了吗?快来跟着小编了解一下吧!
染料组成:
酸性染料伊红(E-) 钠盐 阴离子
碱性染料亚甲蓝(M+) 氯盐 阳离子
将适量伊红、亚甲蓝溶解在甲醇中。
甲醇的作用:一是溶解亚甲蓝和伊红;二是固定细胞形态。
2. 染色原理 物理吸附与化学亲和作用

③中性颗粒 呈等电状态与E-和M+结合→淡紫红色
④红细胞
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胞质、核仁,染成较浓厚的蓝色;中幼红细胞既含酸性物质,又含碱性物质,染成红蓝色或灰红色;完全成熟红细胞,酸性物质彻底消失后,染成粉红色。
3. pH值的影响
细胞各种成分均属蛋白质,由于蛋白质系两性电解质,所带电荷随溶液pH而定,在偏酸性环境中正电荷增多,易与伊红结合,红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染色偏红,细胞核呈淡蓝色或不染色;在偏碱性环境中负电荷增多,易与美蓝结合,所有细胞呈灰蓝色,颗粒呈深暗,嗜酸性颗粒呈暗褐,甚至棕黑色,中性颗粒偏粗,呈紫黑色。
①pH<pI→Pr带正电荷多→易与E-结合→染色偏红
②pH>pI→Pr带负电荷多→易与M+结合→染色偏蓝
磷酸盐缓冲液(pH6.4~6.8)
保证细胞受色时恒定最佳pH条件
4. 注意事项
(1)血涂片干透后固定,否则细胞在染色过程中容易脱落。
(2)冲洗时应以流水冲洗,不能先倒掉染液,以防染料沉着在血涂片上。冲洗时间不能过久,以防脱色。如血涂片上有染料颗粒沉积,可滴加甲醇,然后立即用流水冲洗。
(3)染色过淡可以复染,复染时应先加缓冲液,然后加染液。染色过深可用流水冲洗或浸泡,也可用甲醇脱色。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关于临床检验技师的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