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主管技师所提到的技术如果是指免疫组化技术,那么它在病理检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下面我将具体介绍免疫组化技术在病理检测中的几个主要应用场景:
1. 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通过识别肿瘤细胞表面或内部的特异性抗原,帮助确定肿瘤类型及其来源组织,对于一些形态学上难以鉴别的肿瘤具有重要价值。
2. 指导治疗方案选择:某些特定蛋白表达情况可以作为靶向药物的选择依据。例如,HER2阳性
乳腺癌患者可能适用曲妥珠单抗等靶向治疗;而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
肺癌则可考虑使用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EGFR-TKI类药物。
3. 预后评估:部分标志物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如
乳腺癌中的Ki-67指数可用于预测患者复发风险;前列腺癌中PSA水平的变化也是重要的预后指标之一。
4. 病理类型分类:对于某些疾病,免疫组化结果可协助进行病理分型。比如淋巴瘤的诊断,根据不同的抗原表达特征可以区分出多种亚型。
5. 感染性疾病检测:通过特异性抗体识别病原体蛋白,用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的确诊或排除。
6. 遗传性疾病的筛查与确诊:某些遗传性疾病可通过特定基因产物的异常表达来诊断。例如,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综合征1型(MEN1)患者中可观察到MEN1基因编码蛋白menin的缺失。
总之,免疫组化技术在病理检测中的应用涵盖了从疾病的确诊、分型、治疗指导到预后预测等多个方面,是现代
病理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