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纤溶亢进是指在没有明显血栓形成的情况下,体内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过度激活,导致出血倾向。其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来综合判断。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诊断方法:
1. 临床表现:患者通常会出现异常的出血症状,如皮肤瘀斑、牙龈出血、鼻衄等,严重者可出现内脏出血。
2.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检测:原发性纤溶亢进时,由于纤维蛋白被大量分解,血浆中FDP水平显著升高。这是诊断该病的重要指标之一。
3. D-二聚体测定: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过程中产生的特异性降解产物。正常情况下其浓度很低,在原发性纤溶亢进时也会增高,但不如继发性纤溶亢进时明显。
4. 凝血功能检查:包括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指标可能会延长,但是这些改变并非特异性表现,需要结合其他检测结果共同分析。
5. 纤维蛋白原测定:在纤溶亢进状态下,纤维蛋白原水平可能降低。
6. 排除其他疾病:需排除如DIC、肝脏疾病等因素引起的继发性纤溶亢进。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以及相关辅助检查来完成这一过程。
综上所述,在诊断原发性纤溶亢进时应结合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测结果,尤其是FDP和D-二聚体的测定对于明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