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肌损伤的情况下,有几种酶可能会显著升高。主要包括:
1. 肌酸激酶(CK):尤其是其同工酶CK-MB。当心肌细胞受损时,CK-MB会大量释放到血液中,是早期诊断急性
心肌梗死的重要标志物之一。
2. 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其中LDH1和LDH2在心脏组织中的含量较高,心肌损伤后可引起血清中这两种同工酶水平的升高。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LDH在多个组织中都有分布,因此其特异性不如CK-MB。
3.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虽然AST主要存在于肝脏,但在心脏中的浓度也相对较高,心肌损伤时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升高。
4.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这是一种分子量较小的心脏特异性蛋白质,在心肌细胞受到损害后能够迅速释放入血循环,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
其中CK-MB被认为是心肌损伤最敏感和特异性的标志物之一。在临床化学检测中,这些指标常被用来辅助判断是否存在心肌损伤以及评估其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