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脱落细胞的大小和形状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这些特征有助于
病理学检查中的诊断。一般来说,与正常细胞相比,肿瘤脱落细胞在以下几个方面可能有所不同:
1. 大小不一:肿瘤细胞通常比相应组织的正常细胞大,但也有例外,如某些类型的淋巴瘤细胞就可能较小。此外,同一肿瘤内的细胞大小差异较大,即存在显著的异质性。
2. 形态多样:肿瘤脱落细胞形态可以非常多样化,包括圆形、椭圆型或不规则形状等。它们可能表现出核浆比例失衡(例如,核增大而胞浆相对减少),以及核膜轮廓不清或者出现凹陷、折叠等情况。
3. 核异常:肿瘤细胞的核往往较大且染色质分布不均,可见明显的核仁结构;有时还会观察到多倍体或畸形核现象。此外,部分恶性肿瘤细胞还可能出现病理性核分裂象。
4. 胞浆变化:某些类型的肿瘤细胞胞浆内可能会含有异常物质沉积,如空泡、颗粒状物等。
5. 粘附性减弱:由于肿瘤细胞间桥粒减少或消失,导致其相互之间的粘连力降低,在体液样本中容易形成单个分散的游离状态或者小团块聚集。
在实际工作中,结合上述特点以及其他辅助检查手段(如免疫组化染色等),可以提高对肿瘤脱落细胞识别的准确率。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恶性肿瘤都会表现出典型的形态学改变,因此诊断时还需综合考虑临床资料和其他实验室检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