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型超敏反应,也称为速发型过敏反应,主要由IgE介导。这种类型的过敏反应通常在接触过敏原后的几分钟内发生,并且可以影响皮肤、呼吸道、胃肠道和心血管系统等多个器官。诊断Ⅰ型超敏反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病史采集: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医生需要询问患者是否有已知的过敏原,如食物、药物、昆虫叮咬等;了解症状出现的时间、持续时间以及任何可能触发因素;同时也要评估家族中是否有类似过敏情况。
2. 体格检查:通过观察和触诊来寻找皮肤上的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等症状。此外还需注意呼吸系统(如喘息声)、消化道(如
腹痛)等部位的异常表现。
3. 实验室检测:
- 血清特异性IgE测定:可以用来检测患者血清中针对特定过敏原的IgE水平。
- 皮肤点刺试验或皮内试验:将少量疑似致敏物质涂于前臂并轻轻划破表皮,观察是否产生红斑、风团等反应。
- 食物激发试验(仅限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在严格控制条件下给予患者微量可疑食物以判断其是否引起过敏症状。
4. 排除其他疾病: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相似临床表现的非过敏性疾病,比如慢性荨麻疹、自身免疫病等。
5. 诊断标准:根据上述检查结果,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史资料综合分析。如果患者有典型的速发型过敏反应症状(如急性发作性皮炎、
哮喘、
鼻炎等),并且实验室检测支持IgE介导的机制,则可以确诊为Ⅰ型超敏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在诊断过程中应遵循个体化原则,针对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检查方法。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多次随访观察才能最终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