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散法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学和化学分析技术,主要用于测定物质在介质中的分布情况。其基本原理是基于物质分子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移动的趋势,这种现象称为扩散。当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接触时,溶质分子会自发地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迁移,直到整个系统达到均匀状态。
在临床检验中,扩散法常用于测定血清、尿液等体液中的特定物质如蛋白质、抗体或抗原的含量。具体应用时,通常将待测样品和已知浓度的标准品分别加入含有凝胶或其他固相介质的孔中,然后让这些分子通过介质进行自由扩散。经过一定时间后,在介质上形成可见的沉淀环或者染色带,根据这些现象的位置、大小或强度可以推算出样品中目标物质的浓度。
常见的扩散法有琼脂糖电泳扩散、双扩散(如Ouchterlony双向免疫扩散)和单向扩散等。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应用范围和技术要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确保结果准确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