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碱性点彩红细胞是一种异常的红细胞,其胞浆内含有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嗜碱性颗粒。这些颗粒实际上是未完全成熟的血红蛋白合成过程中残留的核糖体或RNA物质。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铅中毒:铅可以抑制细胞内的多种酶活性,尤其是干扰卟啉代谢过程中的酶,导致血红素合成障碍,使红细胞内出现嗜碱性颗粒。
2. 溶血性
贫血:在某些溶血性疾病中,骨髓为了补偿大量破坏的红细胞而加速生成新的红细胞,这些新生的红细胞可能含有较多未成熟物质,表现为嗜碱性点彩。
3. 遗传因素:如遗传性的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疾病,也可能出现嗜碱性点彩现象。
4. 其他因素:包括再生障碍性
贫血、恶性肿瘤、巨幼细胞性
贫血等情况也可见到嗜碱性点彩红细胞的增加。此外,在一些药物影响下,如抗疟药氯喹使用后,也可观察到此现象。
总之,嗜碱性点彩红细胞的出现往往提示有某种病理状态存在,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其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