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职称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血液一般性状包括哪些内容?

血液的一般性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血液的颜色和透明度 正常情况下,动脉血呈鲜红色,静脉血呈暗红色。如果出现溶血、黄疸等情况,血液颜色会发生变化。新鲜的血样通常是不透明的,但若发生凝固或存在脂质等物质时,可能会使血液呈现不同程度的浑浊。
2. 血液比重 也称比密,是指在一定温度下(通常为4℃)血液与同体积纯水重量之比。正常成人全血的比重约为1.050~1.060之间,它受红细胞数量、血浆蛋白含量等因素影响。
3. 血液粘度 是指血液流动时内部摩擦力大小的表现形式,主要由血细胞浓度和形态决定。正常情况下,随着血细胞比容的增加,血液粘度也会相应提高。
4. 凝固性 正常新鲜采集的血液在试管中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发生凝固现象,形成血块,并析出淡黄色透明液体即血清。这一过程涉及复杂的生化反应和多种凝血因子的作用。
5. pH值 血液pH值通常维持在一个狭窄范围内(7.35-7.45),对于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任何偏离这个范围的情况都可能提示酸碱平衡失调等问题。
6. 渗透压 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所造成的压力,反映了血浆内电解质和其他物质的浓度状况。正常人血浆渗透压约为290-310 mOsm/kg H2O。

以上就是血液一般性状的主要内容,在临床检验中通过对这些性质的观察和测定可以为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检验职称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480

查看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