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瘤技术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重要方法之一。这项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一种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B淋巴细胞(通常从免疫过的小鼠脾脏中获得)与另一种具有永生化能力的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这种杂交瘤细胞既保留了B淋巴细胞分泌特定抗体的能力,又获得了骨髓瘤细胞无限增殖的特点。
具体步骤如下:
1. 免疫小鼠:首先选择适合的小鼠品系,用目标抗原免疫小鼠,使体内产生针对该抗原的特异性B淋巴细胞。
2. 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取免疫后小鼠脾脏中的B淋巴细胞,并将其与预先准备好的骨髓瘤细胞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促融剂(如聚乙二醇PEG)的作用下进行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
3. 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将上述融合产物接种于HAT选择性培养基中,只有成功融合的杂交瘤细胞能够存活并生长。未融合或自相融合的骨髓瘤细胞因缺乏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而无法在该培养基上生存。
4. 克隆化筛选:通过有限稀释法等方法对阳性杂交瘤进行克隆化,挑选出能稳定分泌所需特异性单抗的单一细胞系。
5. 扩增与保存:将筛选得到的优质杂交瘤细胞株在体外大规模培养或体内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大量生产单抗,并可长期冻存备用。
通过上述过程制备出来的单克隆抗体具有高度均一性和特异性,广泛应用于科研、诊断试剂开发以及临床治疗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