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SA,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检测方法,主要用于测定血清、体液或其他生物样本中的抗原或抗体。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了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反应以及酶对底物的催化作用。
ELISA检测可以分为直接法、间接法、夹心法和竞争法等几种类型,但它们都基于相似的基本原理:
1. 首先将待测样本中的目标分子(如特定抗原或抗体)吸附到固相载体上,这个过程称为包被。常用的固相载体有微孔板、珠子或者试管等。
2. 接着加入特异性的一级抗体,这种抗体能够与目标分子发生特异性的结合。如果是一次性检测抗原,则直接使用针对该抗原的抗体;如果是检测抗体,则需要先用已知抗原来捕获待测样本中的抗体。
3. 洗涤步骤去除未结合的物质后,再加入标记有酶(如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或碱性磷酸酶AP)的二级抗体。这种二级抗体能够与一级抗体相结合,并且自身不会直接与目标分子反应。
4. 经过再次洗涤以清除多余的未结合成分之后,向系统中添加适当的底物溶液。底物在酶的作用下会发生颜色变化,通过测量这一变化的程度(通常使用光密度值OD表示),可以间接反映出样品中目标分子的浓度。
5. 最后根据标准曲线来确定待测样本中的具体含量。
整个过程依赖于抗原-抗体间的高亲和力结合以及酶对底物的高度催化效率,从而实现对待测物质精确而灵敏地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