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备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选择融合细胞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 融合效率高:理想的融合伴侣应该能够与脾细胞高效地发生融合。骨髓瘤细胞系是最常用的融合细胞,因为它们具有较高的融合率。
2. 无内源性抗体产生能力:为了确保所获得的单克隆抗体是由杂交瘤分泌而非来自融合细胞本身,选择那些不能合成免疫球蛋白的骨髓瘤细胞作为融合对象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通过检测其DNA中是否存在重排的免疫球蛋白基因来确定。
3. 具备体外长期增殖能力:所选骨髓瘤细胞必须能够在体外持续生长并保持稳定状态,以利于后续筛选和扩大培养杂交瘤细胞的工作。
4. 对特定选择性培养基敏感:为了从混合物中有效分离出杂交瘤细胞,需要使用能够抑制未融合的脾细胞以及非生产型双倍体骨髓瘤细胞生存的选择性培养基。因此,所选骨髓瘤细胞应对该类培养基具有高度敏感性。
5. 便于遗传操作和表型筛选: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还需要对骨髓瘤细胞进行基因工程改造以增强其特定功能或特性,如提高抗体产量、改变抗体类型等。此时,则需选择那些易于进行遗传修饰且容易通过表面标志物或其他方法识别的细胞株。
综上所述,在制备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融合细胞的选择需综合考虑以上多个因素,并根据实际需求具体确定最合适的骨髓瘤细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