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凝固过程,也称为凝血级联反应,可以大致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1. 凝血活化(启动)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来激活凝血因子。一种是内源性途径,当血管壁受到损伤时,暴露的胶原纤维与血小板和因子XII接触,引发一系列凝血因子的激活;另一种是外源性途径,主要是在组织损伤后,组织因子(TF)被释放到血液中,直接激活因子VII,进而启动凝血过程。
2. 凝块形成阶段:在这一阶段,通过上述两种途径激活的各种凝血因子相互作用,最终导致凝血酶原转化为活性形式的凝血酶。凝血酶随后将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转换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丝,这些纤维蛋白丝交织成网状结构,捕获血细胞形成血液凝块。
3. 凝块稳定化阶段:形成的初步凝块需要进一步加强和稳定。在这个过程中,因子XIII在钙离子的存在下被激活,并催化纤维蛋白单体之间的交联反应,使纤维蛋白网络更加坚固,从而增强凝块的结构稳定性。
这三个阶段紧密相连,共同完成了从止血到形成稳定凝块的过程,对于预防出血和修复损伤部位具有重要意义。